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安全生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安全生产

橘红色的逆行者

——来自神南救护大队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9-08-13 点击量:1186次

作者:张国宁 来源:

初来乍到,万难丛生

说起神南救护大队,就要从十年前讲起了。那还是2007年的时候,那一年,欧盟发表《柏林宣言》;iPhone在美国上市;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熊猫烧香”病毒被一举侦破;“南海一号”古船举行出水仪式。那一年,为响应陕煤集团“北移”号召,蒲白、澄合、韩城、铜川四家救护队共抽调数名经验丰富的救护队员离开家乡,开赴陕北。。

离家时正是9月。那些年的陕北黄沙漫天,随之即是阴风刺骨,寒冷无比的凛冬。那时候关中只有一趟通往神木的火车,队员要在绿皮车上摇晃20多个小时,若是换乘汽车,甚至要走几天的路程。那时候,救护队员背着家人精心准备的行囊,看着窗外逐渐消失的绿和渐渐增加的黄,心中想的,无非是家人与未来!此一别,即是两地,相守无期,此一去,平地起楼,终究不易。

下了火车,好不容易坐上汽车,车子在黄土地上颠簸,上山抵达驻地。那时候的救护队只有50多人,没有像样的宿舍,没有像样的厨房,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基础设施。队员们暂住在简易房内,与工人支灶烧水,一同吃饭。紧接着,他们迎来了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没有暖气,只有四面透风的墙和稍不注意就被大风吹灭的小小火炉。据当地人说这是20年来最冷的冬天,考虑到环境,资历相对尚浅的队员暂时返回关中,只留下8名老队员继续战斗。

处理事故,展露头角

暂时离开的队员再回来时已是第二年3月了。踏着老队员摸索出的道路,在没有专门训练场地的情况下训练正常展开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短短3个月后的200871日,陕西某矿发生CO中毒事故。当时的救护队连事故电话都没有,在灾难发生后,电话辗转打到了救护大队现任后勤科科长马俊宁的私人电话上。正值午饭,队员放下碗筷立即集合,虽然队员们努力奋战了10多个小时,但被困的23人中依旧有8人被夺去鲜活的生命。泪水伴着脸上的煤尘滴落在井巷中,碎了一地。

灾后不到一个月,神木某矿发生冒顶事故,充当事故电话的依旧是马科长的私人手机。5天的搜寻,艰难困苦,险象环生,值得庆幸的是被困的8人全部获救,这对于一支刚刚组建成立的救护队来说绝对称得上一个奇迹。

平稳发展,煤炭低谷

2009年,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救护队归属于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成为神南救护大队。也是在那一年,神南救护大队开始参加各级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在20119月陕煤集团举办的第三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上,年轻的神南救护大队更是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可谓一战成名

此后三年,神南救护大队“招兵买马”,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先后成功处理了陕西刘家峁煤矿“1.06”煤矿事故、板定梁塔煤矿“4.19”水灾事故、百吉煤矿“1.12”煤尘爆炸事故,参加了绥德县“7.26”抗洪抢险救灾,还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矿山救援技术竞赛。

在日常训练中,在实际救援中,神南救护大队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救援能力,终于在201211月通过了省局考核验收,达到了国家特级质量标准化大队标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奠定了神南救护大队在行业中的地位。2012年,煤炭行业遭遇“寒冬”,队员工资下降,队伍人员流失。但大多数队员坚守岗位,这其中不乏坚定的党员指战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党员张富清说的那句话:“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不来哪个来啊!”

坚守初心,入驻新家

2016年以来,神南救护大队在公司“外拓市场,內优业务”的指导下,开拓创新,扩展业务,积极投身构建“大产业”

2019518日,神南救护大队搬入了陕北矿山救援基地,救护队员住上了新的宿舍,有了更加完善的训练场地,更加先进的设备。搬进来的那一天,大家都明白,只有更加刻苦的训练,才担得起集团和陕北矿业与公司的厚望;只有更加优秀的救援能力,才有能力保障集团在陕北区域内的11对矿井安全生产;只有更加严谨的态度,才能不愧“橘红色的逆行者”的称号。未来,神南救护大队将面临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汗水与泪水将依旧伴随着每一名队员的每一天,但神南救护大队的每一名救护指战员保卫矿山安全的初心必将永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