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榜样的力量———《陕西煤炭》编辑部学习李俊莉活动展望(一)

发布时间:2020-06-23 点击量:1288次

作者: 来源: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编者的话:《陕西煤炭》杂志编辑部开展向从事编辑业务40年,深受编辑部同行爱戴的资深编辑李俊莉学习活动以来,《陕西煤炭》杂志编辑部一批年轻编辑怀着由衷敬佩的心情,畅谈学习体会,表达心灵感悟,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榜样对标看齐,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折射出榜样的力量。为了充分体现学习活动的成果,本网从今天开始陆续刊发年轻编辑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榜 样 的 力 量

王维斋


2.png

2017年4月的一天,那天是我第一次来编辑部,当时办公地点在陕西省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楼,编辑部占了三个小房间。办公条件谈不上有多好,因为地方紧凑,加之书籍资料、办公用品的堆积,房间里多了一份编辑部该有的凌乱感。那时是我第一次见到李俊莉老师,领导当时给我介绍李老师的情形我还记忆犹新:

“这是咱们的李老师,《陕西煤炭》的活化石,1982年创刊的时候就在这,和杂志一起走过了三十多年,特别的热爱工作,她把杂志当做自己第二个孩子!”

虽说是简单的介绍,但依然能从这个戴着眼镜的老太太眼睛里看出,她对这本期刊的感情。她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待人热情,那种由内而外的亲和力能立马拉近和人的距离。后来因为各种事情,有幸我和李老师同用一间办公室,我更是时时刻刻感受到了,李老师工作时的严谨认真,感受到了她对杂志编辑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热忱。

李老师是老矿业大学毕业(原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自然秉承了老牌大学生骨子里的那种能吃苦、不务虚、有才学、能担当的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的。我们同在一间办公室,虽然时间不长,但就是那不到一年的时间,是她手把手领我进了编辑这个行业,教我如何看一篇科技论文、教我如何快速发现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教我怎样判断作者的想法、指导我用怎样的心态去审阅形形色色文章,嘴上总说一句话:

“我们编辑,其实就是给别人做嫁衣的,切忌不能将我们的意愿和想法注入到文章中,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行业的负责。”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也成为了我工作的准则之一。李老师对待每篇文章的认真负责是我佩服的,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斟酌,反复删减;看过的文章,包括作者信息都能如数家珍似的的一一列举。正是因为这样,她以前帮助过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大部分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当然他们也都不会忘记心目中好大姐、对待工作认真的李老师。

“我这辈子把大部分时间给了《陕西煤炭》我亏欠家里太多了,亏欠女儿太多了,可一辈子就喜欢这一件事情,就想着在我手里,杂志能越办越好……”每次说到这里,李老师总是热泪盈眶。或许我们不能体会这份接近四十年坚守的苦楚,但我们能感受到到她字里行间的骄傲。看着杂志不断地在成长,各种指标连年增长,发行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保证社会效益首位的前提下,经济效益也表现不俗。李老师就觉得她的使命完成了,是时候放心的把她这“第二个孩子”交给我们这一带“陕西煤炭人”了。

李俊莉老师今年69岁了,直到现在仍然喜欢把稿子带回家,因为她喜欢晚上夜深人静看稿子,但很难想象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经常工作到凌晨。现在编辑部基本都是年轻人了,我们都把李老师当做自己的榜样,要把她的精神作为一种传承,要让榜样的力量发光发热,深入到年轻的我们心里!她像一个灯塔一样照耀我们前行,更像是一个摆渡人把我们送到指定的位置,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因为这不仅仅是李老师榜样的力量,更是《陕西煤炭》这四十年积淀的精神。要用这种力量使一代一代的“陕西煤炭人”砥砺前行,让《陕西煤炭》杂志明天更好,百年之后依然是行业内的一个标杆! 

                          (《陕西煤炭》编辑部 王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