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秦煤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化体育>>秦煤文苑

纪 鹏 散文———《安塞腰鼓》

发布时间:2021-05-24 点击量:2839次

作者:纪鹏 来源: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同事家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学习打腰鼓,一向反对为小孩报课外兴趣辅导班的我却对同事对从小教育孩子学习安塞腰鼓的方式很是认同和赞扬。同事是延安市人,延安人从小教育孩子学习安塞腰鼓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安塞是离延安市最近的县城,加之安塞腰鼓名气之大,小孩从小学习安塞腰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从小很好的传承延安特色文化。

我最早接触腰鼓是小时候在陕北农村秧歌队伍中接触的,当时看见村子里秧歌队伍中打腰鼓的后生们龙腾虎跃的动作非常潇洒,当他们休息时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好奇地拿起腰鼓绑在腰上模仿着跳,但怎么也跳不出秧歌队腰鼓手那样的气势。再次“接触 ”安塞腰鼓就是上初中时在语文课本上学习刘成章先生的《安塞腰鼓》。 

配图.jpg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那架势,让天地激荡,让每一个人的世界亢奋起来。这便是黄土高原。”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那阵势,把山川点燃,把每一个人的灵魂鼎沸起来。这便是安塞腰鼓。”

通过学习《安塞腰鼓》,我对安塞腰鼓的好奇心是越来越强,当时就特别期盼去一趟安塞,到现场看一次安塞腰鼓表演。也许是缘分,上大学时我结交了一位关系很铁的安塞朋友,他腰鼓打的非常好,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2010年春节前我在延安市内打工,他在安塞县城排练腰鼓,受他邀请我从延安乘车专门去安塞县城看安塞腰鼓表演,也算是了结了初中时候的心愿。

乘车行驶在包茂高速即将到达安塞县城时,映入眼帘的就是安塞腰鼓山的“天下第一鼓”,高22.5米世界最大的腰鼓楼。到达安塞县城我第一件事就是登上腰鼓山,走进鼓楼,看那英武帅气、雄姿勃勃的样子,觉得它不仅形象的展示出了陕北汉子的高大威猛、顶天立地,也成了安塞县城的标志。

朋友告诉我,安塞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川道狭长、沟壑纵横、梁峁遍布,山高、坡陡、沟深,是自然形成的边关要塞,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为安定边塞就称为“安塞”。安塞腰鼓起源于古代战争与先民的祭祀活动,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安塞腰鼓逐渐演变成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民间娱乐活动,也成了安塞老百姓最大的业余爱好。

1996年,安塞县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 “中国腰鼓之乡”,在现场观看安塞腰鼓不被震撼都不行 。“咚、咚、咚”,随着三声鼓令响起,当时寒冷的安塞中学操场瞬间被激活的热闹起来。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安塞后生,百十个手持缎绸的陕北婆姨,即刻忘情了、没命了,如百十块被不断击打的石头,似百十个翩翩而至的天仙,扭动着,击打着,狂欢着,咆哮着,好一个沸腾。腊月黄土高云清晨拔凉的空气瞬间燥热起来了,所有观众们站在操场上呆滞的目光随着晨光和沸腾的现场也八方飞溅。

安塞腰鼓从打法上可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文鼓是以扭为主,扭中伴舞,舞中含扭,重扭轻打。表演时动作圆滑细腻,柔软活泼,伴着欢快的陕北唢呐声,将内心喜悦之情“扭”出来,使人看了心旷神怡。武鼓是以打踢为主,重打轻扭,动作难度大,运动剧烈。要用“蛮劲、虎劲、能劲”通过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出黄土高原上陕北汉子的威武之美。从表演形式上分为路鼓、场地鼓和舞台鼓三种:因安塞腰鼓的表演,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制约所以在大路上、广场里、舞台中均可表演,可一人单打,可双人对打,也可几十人乃至上千人群打,但无论怎么打都各有各的气势,各有各的美姿,都能让观众赞叹不已。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打腰鼓。” 如果说黄土高原是陕北的脊梁,为陕北人铸就了朴实,刚毅,豪爽的性格,那么,安塞腰鼓就是以绝无仅有的方式还原了黄土高原的壮阔,豪迈,奔放。

作为陕北人,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学习安塞腰鼓比学习其他舞蹈更有意义。据说现在延安有些学校已将学习安塞腰鼓作为学生体育课的必修项目,我很是赞同,因为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教育孩子们从小学习传统文化,而且是教育系统更有意义的创新。我觉得全国各地都可以效仿,让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可以从小接触地方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承。

(作者单位:陕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