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秦煤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化体育>>秦煤文苑

徐 楠 散文———《我这一家》

发布时间:2021-07-19 点击量:951次

作者:徐楠 来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岁月长河。

家训是记载祖辈一生的岁月书笺。

家风是华夏绵延数千年熠熠不熄的薪火,家教是镌刻道德品质的耳濡目染。

                         ——题记

 

父亲出生在农村家庭,原本也是地道的农民。70年代,父亲刻苦好学,是村上少有的几个高中生之一,他曾有个大学梦,但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村上保送了另一名高中生,未能逐梦学海的父亲没有气馁,他把目光投向军旅,由于是西藏戍边,对身体素质要求格外苛刻,积极报名的父亲最终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军。大学梦、参军梦相继破灭,但乐观的他没有怨天尤人,依然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个体工商户悄然兴起,父亲倒腾了辆自行车,开始他的经商之旅,起初还好,无非就是倒卖个猪草换些过活的零钱,后来拗不过大队劝说,父亲从商也不过半年光景,拾起书本在大队担起教书育人的活计。说起教书,父亲眼里满是自豪的说:“我带过的学生,现在最不济的也出了几个县长,还有你那几个姨,都是我带着小学毕业的”。就这样,虽不在编,父亲也是乐此不疲。直到1982年,父亲才真正走出农村,成为一名矿工。父亲说,年轻时就要敢于追求梦想,不断尝试才能丰富自己,凡事都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后悔。

母亲说,父亲在我和姐姐没出生前,从来没有愁过。但,就是知道自己要当爹以后,也就那两天时间,他就选择矿工这一危险但挣钱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从愣头青到人人尊敬的“老徐”,他从未觉得下井不体面,反而觉得特别珍视这份工作。我的母亲,小学肄业在家,年幼的肩膀早已扛起家里的重担和姊妹们的未来,后来学了门“热米皮”的手艺,父亲在哪工作、母亲就近在那支起摊子,五毛一碗的凉皮,成了我和姐姐最爱、最常吃的饭食,以至于不论那个学龄阶段,我和我姐的书包里永远伴随着油泼辣子和生蒜的“冲”劲。

1998年工人大下岗,父亲响应号召,成为第一批下岗的人。母亲非但没有责难他,反倒是安慰我们“钱吗,多了多花、少了少花,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会好起来”,家和万事兴这个词被母亲说的这么通俗。也就是这一年,母亲鼓捣着她的面皮生意,带着父亲从关中一路向北,在延安二道街支起了店面,也支起了我和姐姐生活保障,撑开了我和姐姐自理、自立的成长空间。

“年少曾许凌云志、韶华虽逝未枉然”。父亲年轻的故事虽讲的风淡云轻,可他为我道明了处事的态度,遇事不争、尽力就好,且经历过无常,从容面对,一切不过是最好的安排。“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是母亲面对苦、难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明白无常、一切都觉得正常,生活才过的平淡安详。父母年少时的相互鼓励支持、年迈时的相濡以沫,不正是爱情应有的样子吗?而这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与妻子的相融相处。吾与吾妻,结婚有八载,膝下育有一女。

今年“六一”节前,女儿大方的邀请我参加她“入队仪式”,妻子再三叮咛:穿正式点、带好党徽、系好红领巾。母亲也不免絮叨几句,红领巾会不会系吖,要活结不要死结,夜里等啾宝回来你练上几遍。一时间,女儿入队成了我们家头等大事。“时刻准备”,女儿稚嫩的嗓音再一次唤起我对入党誓词的燃情诵读。接过女儿手中的红领巾,我俯下身为她工整地系上,女儿用小手轻轻扶拭着我胸前的党徽,红色传承生生不息。

女儿有一个航天梦、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命名的行星;女儿有一个医者梦,希望长大能救死扶伤;女儿有一个永不长大的愿望,希望父母永远不要变老。她的梦是清晰的、懵懂的,值得我们守护,她的梦是变幻的、渐远的,值得我们指引,童心筑梦敬百年,争做时代好少年,愿你从容、自信,愿你坚毅、乐观。(作者单位;陕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