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秦煤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化体育>>秦煤文苑

张静云 散文———《奶奶的“呛儿菜”》

发布时间:2021-12-22 点击量:737次

作者:张静云 来源:

小的时候,每年一入冬,奶奶总要做上一坛“呛儿菜”。寒冬的早上,一家人围坐在烧的热烘烘的炕上,炕边摆着几碗热腾腾的包谷糁子,一篮雪白的馒头,有时还有刚蒸熟的红苕,这大概就是冬季最美味的早餐。当然,必不可少的,是一碟美味的“呛儿菜”。

图2.jpg

“呛儿菜”看上去不起眼,但吃起来颇刺激,是就苞谷糁子的绝佳菜。孩子的时候,我总吃不惯这“呛儿菜”,每次刚入口,浓浓的芥末立马直冲鼻腔,得赶快填一口苞谷糁子压一下,才能缓解。慢慢地大了,才觉的“呛儿菜”是真好吃,每次都要夹一大筷子,才觉的过瘾,好像全身都舒坦好多。

 “呛儿菜”是一种味道非常独特的野菜,翠绿的茎叶,挤压在陶罐一样的圆坛子里,每次揭开坛盖,一股浓浓的芥末味直钻鼻子,呛得我眼泪唰地流下来,连打了一串喷嚏。所以,有时奶奶还会给“呛儿菜”里面拌上一些煮熟的白萝卜丝,呛中夹着一丝熟萝卜的甜,真的是绝了!

“呛儿菜”一般生长在崖畔的坎坎塄塄上,是西府农村最不起眼的一种野菜。霜降一过,田间地头的“野芸芥”被染了一层青紫,没有了苦味,却多了些菜辣。尤其在雾气散尽、瑞雪初霁之时,在薄霜或浅雪的田地里,四处可见寻绿的老少和挖菜的女子。一立冬,家家搬缸洗瓮做呛菜,满村庄飘散着芥末的呛香。

图1.jpg

“呛儿菜”属于野生芥菜,家乡人也叫它“野芸芥”。将这种野生芥菜变成“呛儿菜”的工序并不复杂:挖回来的“野芸芥”淘洗干净,挂在绳子上沥干水分;然后切成小段,放锅煮熟;最后再拌上热油炝过的芥末,装坛即可。

“呛儿菜”的关键味料是芥菜籽,其种类有黑芥籽、黄芥籽(白芥籽)、褐芥籽等三种。别看芥籽小不起眼,在传统中医看来:芥菜籽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功擅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对于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阴疽肿毒等症都有极好的疗效。在《本草纲目》中,芥菜籽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常见病及顽痰怪症的妙物。

处理芥菜籽是一件很麻烦事,入口的东西,来不得一丝敷衍和马虎。奶奶总会芥菜籽放在清水里反复淘洗,直到把里面的灰尘、小石子冲洗干净,然后把晾干后的芥菜籽倒进压面机里,将压面机调到小口,连压三遍,籽内的肉质和油分便溢了出来。接下来将粉碎好的芥菜籽用沸水浸烫,并盖住闷捂一两个小时,使其呛味充分挥发。最后,再用足量的热油泼洒,使得呛味达到最浓后,将其与“野芸芥”拌均匀,压在干燥的坛子里。一周后,呛菜便可食用。

“呛儿菜”耐存贮,不怕冻,所以一吃就是一冬。刚从菜坛子挖出来的“呛儿菜”,撒上辣子面,放一点盐,淋一点醋,在用烧热的油一泼,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除了就包谷糁子,夹馍也是一绝。

后来,奶奶生病去世,妈妈延续了她做“呛儿菜”的手艺,可没吃几年,我就因为工作离开了家乡,吃“呛儿菜”的机会越来越少,妈妈只能在我每次离家的时候,装几罐让我带上,可不知是因为吃饭的地方不对,还是身边一起吃饭的人不对,我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 “呛儿菜”的味道。再后来,结婚了,有小孩了,回家的次数更少,妈妈也因为家里的琐碎事,慢慢地不再费心做“呛儿菜”,它也就成为了我心底最怀念的一道美味。就像那个装满了欢声笑语的小村庄一样,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奔波在外的游子深切怀念,却被正在成长的新生命遗弃,淡忘。

(作者单位:陕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