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秦煤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化体育>>秦煤文苑

赵凌飞 读后感——《有一种情怀叫乡愁》

——旅居老兵高秉涵回忆录《回家的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09 点击量:788次

作者:赵凌飞 来源: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在课本里学过的诗歌,可是我却不能体会其中深意,故乡只不过是懵懂时的生活场所,怎会让人魂牵梦绕几十年呢?机缘巧合下我读了老兵高秉涵口述回忆录《回家的路》一书,我想我读懂了乡愁两个字沉甸甸的含义。

“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高秉涵老先生少年离家,一世乡愁。十三岁从家乡菏泽出发,跟随流亡学校南下到达台湾,在台湾因为战争的缘故,被迫和故土、亲人隔海相望,乱世游离尝尽世间疾苦,漂落台湾夜校苦读学习成为一名律师从而改变了命运。从书中我多次被高老先生落叶归根的执念所感动,被他对母亲、对故乡、对战友、对祖国深深的情怀所感动。

一是思母之情。在他13岁时正值国共两党内战,他母亲为了他的安全叮嘱他随国军南下,在马车启动前姥姥给他手里塞了一个大大的石榴,年幼贪吃的他只顾着吃着手里的石榴,竟忘了向母亲告别,从那之后便再也没见过母亲了。在以后思念母亲的漫长岁月,每次看到石榴都会想到母亲,他便发誓这一辈子永远不再吃石榴。在无人场合或者是夜深人静时,他就会大喊几声“娘”,以解自己对母亲的思念,离家几十年,很多习惯方言都已改变,唯独一声“娘”乡音难改。

二是思乡之情。在两岸还没恢复通讯时,有位老乡探亲途经台湾,给他们带来了些家乡的泥土和小吃,高秉涵如获至宝,分到了两勺泥土和一些小吃,他把一勺泥土放在保险柜里,另一勺分七次冲水喝下,以慰藉多年来的思乡情怀,边喝边流泪,喝进去的比留下的眼泪还要多得多。“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只有长期流浪过异乡的人,才能体会到故乡泥土的可贵,这不仅仅与故乡的感情维系,更是对生命源头的渴望。

三是思友之情。和高秉涵一起踏上台湾土地的战友们,许多都因年老或疾病先后去世,临终前的最后遗愿就是回归故乡的怀抱,希望高秉涵将他们的骨灰送回老家。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他陆续将一百多位台湾老兵的遗骨运回大陆原籍,帮助他们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这是高秉涵老先生在2012年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一字一句无不牵动着我的心,当我看到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颤颤巍巍的手里捧着四五十斤重的骨灰,不怕路途遥远,不管希望渺茫,也要把战友的骨灰送回家,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落地归根的含义。

故乡是母亲手中的一缕饭香,是故乡一抔温热的乡土,是寂静夜里的心潮涌动,是生命的源头,更是生命的归宿。回家的路再长,也长不过一生;回家的行囊再重,也重不过乡愁,这是高秉涵乡愁七十年的内心写照,也是我对乡愁这两个字更深层次的领悟。

     

   (作者单位:陕煤地质物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