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秦煤文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化体育>>秦煤文苑

张昕瑶 散文——《遇见自然》

发布时间:2023-05-26 点击量:329次

作者:张昕瑶 来源:

五月,公司组织职工前往翠华山开展爬山比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让大家去观摩天崩地裂的地质奇观。

早就听闻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而著称。是秦岭山脉中唯美的一处地质公园,但我一直无缘相见,今日终于可见,不禁更多一份期待。

窗外的风景逐渐由城市的钢筋水泥楼房变为满目绿意的山间美景,不一会我们的车子便驶进了穿过了巍巍的秦岭路过幽幽的渭水,山的沉稳,水的灵秀,一副天然画卷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两边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我们仿佛在画中畅游。

“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槐花始盛开”,看那一颗颗粗壮的槐树枝繁叶茂,树上白花星星点点,绿盈盈的叶子衬托着雪白的串串“风铃”,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碎步、轻歌曼舞,娉婷的娇姿恰似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它的清雅、朴素、洒脱、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车内充满了沁人心脾的芳香。窗外和谐唯美景色让我不禁陶醉其中

很快我们便来到了景区里,步行几分钟便看到了苍翠峰峦环绕着的一汪碧水,这便是翠华山中有名的“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一叶小舟飘泊在蓝天白云之下,群山环峙,碧波荡漾,纤尘不染,清明如镜的景象忽如眼帘,顿觉神清气爽。

看过“天池”后,我们继续沿着翠华峰方向前行,找寻颇有盛名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刚走几步便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玄关,它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

过了玄关,翠华峰一派豁然,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峻,直冲云霄。风洞为山崩遗迹,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风洞呈狭长的三角形,洞内常年不见阳光,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冰洞较深,由巨石相依而成,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温差可达到二十多度,刺骨寒气逼人,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

我们一路看奇石、穿奇洞,于洞穴中体味冷气缭绕,寒风刺面。山间石径把诸多的奇观联络在一起,于山峰间穿行觉曲径通幽,石道坎坷,忽而岩顶忽而谷间,不知东西,从高处俯视,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

出了洞穴,转向登山路,来到山崩主景区,眼见石岩成海,石刻红漆涂字滿山遍野,墨香阵阵。石刻风格各异,或洒脱,或俊秀,或雄浑,或娟美,别开眼界。循道望山而行,朝着山峰蜿蜒曲崎的台阶多为料石所砌。望四周朝阳层林尽染,看路旁灌木林叠障簇拥,观右方奇石异峰目不暇接,望东方山峦起伏绿涛波动,望天空白云朵朵一望无际。真乃景色迷人,赏享无欲。难怪游客无不感叹“此乃仙境啊"!

我们一路向上,虽气喘吁吁,也有小停歇,但登峰惬意丝毫不受影响。路在脚下,山在足底。约莫经过一个多小时跋涉,到达积善台,照过相,添加了水分,补充了能量,鼓起勇气挺进翠峰。跃过一段山间浮桥,登上一副铁制天梯,绕过一节回峰转弯,爬上一个山巅平台,看到一块刻有“翠华峰,海拔1415米”的石条,确定是登上了翠峰。环视四野,秀峰林立,苍松劲石,好不美哉。不禁感叹真是一派终南峻山好风光!

回程时再看玄关处王维题诗,才体会到原来翠华景区的精华正是这山崩地裂的地质构造中呈现出来的独特之美。我们回到天池边,坐在池边的亭子中看蓝天碧水,绿茵茂密,湖水清明如镜,纤尘不染,犹如一位美丽温婉的姑娘,在群山的怀抱之中,仿佛仙境降临人间。

这样的景色不禁让人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将一切琐碎之事都抛之脑后,只想在此情此景中修身养性,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一天的旅程便在这秀丽的风景中完美收官,旅程有限,回忆无限。期待下次再游翠华,在密叠丛中寻幽径,感终南毓秀太乙钟灵。

   (作者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