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陕西煤炭学会官网!

会员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会员要闻

神东煤炭:对标世界一流 探索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2-05-23 点击量:602次

作者:朱萌 来源:中国煤炭报

“我们以国际化视野对标全球领先,以改革创新推进公司在‘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方面的升级,并以此为抓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让改革的红利不断涌现,让创新的活力不断迸发。”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企业管理部高级主管朱拴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依托专业化、配合市场化、打造智能化,扬长处、补短板、强弱项,做实煤炭生产主业,做精专业化服务,努力成为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生产的典范。2021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神东煤炭集团入选管理标杆企业。

术业有专攻 专业化管理成效显著

“你队中班停止生产,马上收拾工作面,将设备全部升井,搬运至上湾煤矿井口。明天中班上湾煤矿井下要开始生产,情况紧急,马上准备。”2020年7月9日下午4点多,神东煤炭集团开拓准备中心综掘一队队长郭福应接到了紧急电话。原来,是上湾煤矿22煤旧辅运联巷掘进及挑顶工程接续紧张,需要开拓准备中心组织队伍去上湾煤矿施工。

24小时后,郭福应带领他的队伍解决了地下设备升井、吊车板车拖运、人员吃住行、连采设备搬家等一系列问题,提前完成了此次跨矿搬家倒面任务。

井下的采煤设备都是几十吨、上百吨的钢铁“猛兽”,把它们安安稳稳地从一个工作面拆解、运输、安装到另一个工作面,历来是煤矿井下事故率最高、安全风险最大的工作。

神东煤炭集团靠什么来解决搬家倒面难题?当然是“专业化”。针对井下搬家倒面难题,神东煤炭公司成立了生产服务中心,组建了专业化队伍,并与国内厂家合作开发了支架搬运车等一系列专业化重型装备,将搬家倒面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充分提升了搬家倒面的工作效率。如今,神东煤炭集团生产服务中心不仅能满足自身每年近2亿吨生产规模的搬家倒面需求,还能为矿区周边煤炭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搬家倒面服务。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紧紧围绕制约和影响企业效能发挥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改革,借鉴国外建矿、办矿经验,提出了“四条线”(基建生产、辅助生产、生活服务、多种经营)专业化管理模式,将综采搬家、生产准备、洗选装运、物资供应等业务进行剥离,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推行大专业化管理模式,促进矿井专注煤炭生产,为2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保障。

神东煤炭集团推行的专业化管理体系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和促进了企业对产品、流程、技术、人员和资产等进行重新组合,再造业务流程,通过专业化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运行效率。

“煤矿负责井下生产,专业化单位负责开拓准备、搬家倒面、洗选加工、设备配套和维修、后勤服务等业务。我们集中人才、资源等优势,提高了设备、人员工作效率。”朱拴刚说,“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不属于矿井采掘机运通关键环节、技术含量低的非核心业务实行服务外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内部建市场 个人利益挂钩企业效益

今年春节假期前夕,神东煤炭集团国际交流中心餐饮部制作的熟食异常火爆。短短几天,销售额就达80多万元,成为神东矿区居民追捧的舌尖上的美味。

“太畅销了,我们每天都加班到晚上9点多。”正在忙着给顾客打包熟食的餐饮部经理陈丽芝说,“虽然大家每天都加班,但是没人有怨言。因为大家发现,市场化改革以来,大家的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

每逢传统节日,制作熟食、月饼、粽子等特色美食,成为神东国际交流中心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一大创收渠道。

时间回到2021年6月28日,神东煤炭集团与神东国际交流中心签署了《市场化运营协议书》,在该中心试行市场化运行,执行“全面对外”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协议要求,神东国际交流中心要在2020年亏损1000万元的基础上,3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平均每年减亏333万元。

据介绍,以前大家不管干多干少,工资100%拿到手。市场化运行后,执行“60%的固定工资+40%的浮动工资”,意味着神东国际交流中心的每个人都要完成神东煤炭集团下达的创收减亏任务。

如何减亏?考核是关键。神东国际交流中心各部门重新梳理非操作岗与操作岗任务,优化岗位工作量及考核标准,制定了更加详细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二次分配办法,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同时,该中心鼓励职工运用身边优质资源,带动外部创收。

2021年,神东国际交流中心全年完成收入1121万元,减亏716万元,超额完成减亏任务。

近年来,神东煤炭集团在专业化管理模式基础上,构建了覆盖全公司核心业务的内外部市场化管理体系。对内推行“五级四层”全面定额量化体系,构建了覆盖矿井生产、设备维修、设备制造、搬家倒面、开拓准备、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定额体系,并在细致测算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价格体系。

同时,神东煤炭集团对内部市场进行细分,延深市场主体,使煤矿内部各单位及个人都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各级市场主体的利益、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企业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该集团建立了核算规则、仲裁界限、考核结算等12类相关组织和保障体系,按照市场规则逐级核算、考核,形成了神东煤炭集团内部市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神东煤炭集团形成了以市场主体为价值结点的多维立体结算架构。结合各岗位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服务质量等因素,通过运用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神东煤炭集团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每一类物品的定额标价,在专业化单位与矿井单位之间建立起契约式服务网络。

“郭福应他们的活干得好不好,搁在以前,上湾煤矿没有话语权。市场化以后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干得好不好、挣得多不多,上湾煤矿有了话语权。”朱拴刚说。

神东煤炭集团不断扩大全面市场化改革机制及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专业服务单位调动现有人、财、物等资源,“走出去、创效益、增收入”,实现创收增效。对不具备对外创收条件的专业化服务单位,推行模拟市场化定价和结算机制,加大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比例,挖掘内部潜力。

“郭队,我这个月收入真不错!”

“那是,你小子这段时间辛苦了!”郭福应笑道。

郭福应和他的队伍还在继续忙碌,不是在这个矿井完成专业化搬家,就是在那个工作面进行智能化设备安装。“每次干完活儿,大家都能通过系统看到自己挣了多少钱。那高兴劲儿,甭提了!”郭福应说。

数字来赋能 智能化发展筑牢根基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政策鼓励下,煤炭企业全面启动了煤矿智能化升级改造。作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和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单位,神东煤炭集团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为原则,全力实施智能矿山、智能工作面建设、井下机器人应用,推广智能生产作业排程和资源动态匹配、智能生产控制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等,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按照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要求,神东煤炭集团重点对作业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进行研究攻关,并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目前,神东煤炭集团实现5类机器人全覆盖,在用机器人总计21种、122台(套)。截至2021年底,该集团应用机器人数量达196台,今年计划达到300台,并实现所有巡检任务机器人化。

如今,钻锚、喷浆等作业类机器人的应用在部分区域实现了无人支护、喷浆作业;管路抓举、开槽等辅助作业类机器人的应用,使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效提升2倍以上;变电所、水泵房、主运输系统等巡检类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代人巡检,提升了变电所、水泵房、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后的可靠性。

针对技术封锁和芯片“卡脖子”问题、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生产要素万物互联问题、通信协议标准化问题和数据治理手段落后的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基于“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理念,从底层设备的芯片、操作系统入手,筑牢智能矿山建设的安全根基。

2021年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在北京举行的矿山鸿蒙商用发布会现场,工作人员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作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这是鸿蒙操作系统在工业界的首次应用。

采煤工作面巡检机器人的启动,标志着国内首个国产化工业控制系统——矿用鸿蒙操作系统在神东煤炭集团落地生根。

当前,矿用鸿蒙操作系统已成功应用在神东煤矿集团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主控器、工作面通信控制器、组合开关显示控制器以及吊轨式、胶轮式等各类巡检机器人上,成效显著。

“矿用鸿蒙操作系统在煤矿的应用,首次实现了工控领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为引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神东煤炭集团副总经理贺海涛说。

2021年,神东煤炭集团12个矿井、5个选煤厂通过地方管理部门智能化示范验收;累计建成22个智能综采工作面、1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主运系统固定岗位减员380人;13个矿井全部实现5G技术应用,以上湾矿为试点探索“5G+电动车+无人驾驶”技术;神东煤炭集团与华为煤矿军团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鸿蒙工业领域首次商业发布会,积极筹备国家矿鸿工业互联重点实验室;建成神东基石可视化系统,自主研发2亿吨智能矿井群一体化生产管控平台;建成全时全融合生产数据仓库,存储数据2.4万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