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18 点击量:1788次
作者: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微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打造良好育人环境,已成为“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隐性育人:拓宽德育新渠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微媒体,凭借其裂变式和跟随性的传播方式、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和开放、平等的交流方式,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极大促进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校园亚文化不同,它是以一定育人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而形成和发展的。高职院校通过“微”平台展示校风校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工作成果,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可见,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不仅是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德育育人的需要。
(二)媒介宣传:提升院校知名度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校园文化“微”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已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高校对外宣传、展示高职院校形象的的重要窗口。首先,“微”平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大大节约了信息“产生—输送—接受”的时间,提升了宣传效率。其次,“微”平台裂变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辐射力,扩大了信息在一定时间传播的空间距离,拓宽了宣传范围。再次,信息传播的跨区域性有助于解决新形势下多元生活需求、多校区分散办学、网络文化兴起等引发的学生价值观混论、高校形象模糊、多元的问题,有利于凝聚师生共识,培育校园品牌,提升院校知名度。
(三)以生为本:突出人文关怀
关心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第一要义。校园文化“微”平台内容的丰富性、传受双方的平等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不仅可以洞察学生诉求,满足学生精神需要,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在官方微博发起“早安,师大”、“舌尖上的师大”等话题,西安交通大学官方微博“交大浮光”、“思源夜话”等话题,吸引众多大学生围观评论,引导、鼓励学生发现关注校园,热爱校园,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iPKU1898)开设有“燕园达人”“名师访谈”专栏,介绍优秀学者的事迹,为广大学生树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忽视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有两个方面原因。在认识上,重视就业教育,忽视校园文化建设,致使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后劲不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就业率的高低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和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急于求成,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就业实践教育上,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缺乏创新,重视校园传统媒体,忽视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微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校园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海报、横幅等,已经不能完全容纳和承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而新媒体,尤其是微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愈加凸显,丰富的信息资源、平等的对话方式等优势是校园传统媒体所远远不能企及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局限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过多的依赖于校园传统媒体,忽视网络时代下新媒体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极大的限制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二)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力量过于分散
随着新媒体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社会经济新形态,高度重视和运用媒介的传播方式及其功能,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李大棚.微博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100.]]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未能充分发挥微媒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微媒体的利用上,高职院校对微媒体的运用主要集中在社交通讯上,微媒体很少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或者参与实践的程度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潜力。
其次,未能集聚微媒体优势,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高职院校在利用微媒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时,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如微信、微博、QQ、贴吧等常见网络应用,各高职院校都有在使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的不同特点在管理上、内容上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形成层级明确、覆盖全面的校园文化“微”平台体系,导致微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建设合力。
(三)“微”平台内容缺乏吸引力
第一,内容单一,不能兼顾思想性和趣味性。粉丝量反映了微媒体的受关注度,也体现着教育内容的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一些院校盲目追求粉丝量,经常发布或转发娱乐搞笑内容,虽然短时期内博得学生关注,长此以往,缺乏内涵的娱乐只会显得乏味,无法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且对院校品牌形象的提升也会受到影响。相反的,有很多院校为了确保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严肃性,发布的内容多为通讯报道式,语言风格呆板,缺乏活力,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育人作用更是难以发挥。
第二,内容未能凸显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微”平台是展示高校形象的重要窗口,缺乏院校特色的内容容易对大众造成院校形象模糊,公众认知度低,尤其在同类高职院校中辨识度低。微媒体校园文化内容缺乏独特性,不仅缺乏对公众的吸引力,而且非常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园品牌的培育。
(四)组织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看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附加部分”而不是看“重要的隐性教育载体和环境教育媒介”因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成立新媒体运营机构和建立专门的人才队伍,校园文化“微”平台多由团委或其他学生管理部门兼职打理。这就导致校园文化“微”平台的管理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加上学生管理部门日常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杂,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单凭一腔热情和个人兴趣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校园文化“微”平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中,对“微”平台的管理力有不逮,因而也就很难保证校园文化“微”平台能够发挥出引导学生行为、展示学校形象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的策略
(一)搭建校园文化“微”平台体系
作为体现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校园文化的作用在“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必须整合媒介资源,搭建校园文化“微”平台体系。由于微博属于垂直化应用,契合了我国高校垂直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因此,高校可以搭建以微博为主体,其他网络应用(如,微信、QQ、知乎等)相配合的全覆盖、多层级、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微”平台体系(如图1)。在架构整个“微”平台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层级数量、平台数量与平台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相互关系。层级、平台数量过多会导致目标用户注意力分散,向心力、凝聚力削弱;数量过少,则难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层级、平台数量的多少要根据高职院校发展规模来决定,并不是越多越好。
此外,校园传统媒体和校园文化“微”平台发展并重,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注重“微”平台内涵建设
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亚文化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校园文化“微”平台的内涵建设,不仅要确立“内容为王”的理念,还要注意内容表现方式的灵活多样。首先,在信息内容上,兼顾思想性与趣味性,寓教于乐。一味迎合受众,“卖萌”求关注,容易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而一味追求阳春白雪,则会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只有在内容上兼顾思想性和趣味性,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才能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
其次,编辑分发模式是校园文化“微”平台主要的信息分发模式,因此,在信息编辑上要特别注重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在呈现内容时,要善于运用流行元素,比如,表情包的运用。适当活泼的语言风格会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并认同“微”平台所传达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一切表现形式是为更好的表现内容服务的,切忌本末倒置。
(三)健全“微”平台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目前,鲜有高职院校制定独立的、关于网络管理和新媒体运营的规范条例,有关网络、新媒体管理的条例大多散布在其他管理制度中,且条文描述大多过于抽象,难以将其在现实中落细、落实,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制定关于新媒体运营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确保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管理有章可循,而且还可以削弱网络产生的负面效应,引导大学生实施正确的网络行为,防止网络道德失范。
其次,组织机构建设。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用层出不穷,迫切需要高校设立专门的新媒体运营机构。这不仅有助于明确校园文化育人的目标定位,还可以避免因学生管理部门事务繁杂导致对校园文化建设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投入不足,促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四)加强“微”平台人才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懂专业、懂宣传、懂研究”的人才队伍。校园文化“微”平台的信息内容发布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它需要具有专业新闻传播知识背景的人员,遵循一定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对受众心理特点的把握,运用一定恰当的的技巧、语言风格来表达被赋予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校园文化“微”平台不同于一般新闻媒体,它始终围绕一定育人目标来展开,因此,在对外宣传除了要讲究方法、技巧之外,还要讲分寸,守纪律。此外,高职院校新媒体管理人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员,还必须要具备透过表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能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进而转化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能力。只有建立这样一支“懂专业、懂宣传、懂研究”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微媒体运营有方向、有技巧、有效率、有效果。
(五)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
塑造校园文化品牌,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品牌建设,是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何小梅.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30.]]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就要在校园文化“微”平台建设中凸出院校特色,要旗帜鲜明的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呈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具有独特性的校园文化。只有凸出院校特色,塑造出辨识性高、吸引力强、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品牌,才能真正的做到凝心聚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微”平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产生并弘扬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先进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微媒体,搭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微”平台体系,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推动高职院校向前发展。